一、前言
寶鈦集團線材廠的鈦棒絲材技改項目中采用了大量的新工藝、新設備,雖然提升了鈦及鈦合金傳統加工產業的生產加工技術,但也存在較多的不確定風險因素。如何做好技改項目中設備風險控制工作,對風險因素進行科學評價,制定規避風險的對策,為技改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提供依據等,已成為技改項目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作為國內鈦行業主力軍的線材廠承擔著研發、生產鈦棒、絲材的重要任務,因生產方式落后,如關鍵設備中的熱軋機、拉絲機等,甚至還是20世紀50年代制造的,不但技術落后、效率低、精度差、能耗高、安全性低、故障率高,而且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與國外先進的鈦及鈦合金棒絲材生產水平、產品精度等相比差距較大,市場競爭力嚴重不足。為此,寶鈦集團于2006年立項,對鈦棒絲生產線進行易地技術改造,取得了較好效果。
二、技改前期設備管理風險控制
鈦棒絲生產線技術改造的主要投資項目預算,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設備投資約占鈦棒絲材技改項目總投資的60%,主要是在設備采購及技術改進上投資較大,因此如何做好控制好設備投資風險工作,已成為技改項目成功的前提,也是進行風險控制的關鍵。

1、工藝路線與設備選型風險控制
鈦棒鈦絲材技改項目設備選型與采購,不僅要充分利用寶鈦集團幾十年生產鈦棒絲材的成熟經驗,更要汲取國內外近年來的先進技術與裝備。目的是以較小資金滿足技改要求。但由于鈦行業的特殊性,一些掌握鈦棒絲材生產先進技術的國外生產廠家都實行了嚴格的技術保密與封鎖,很少有鈦材加工新設備的具體介紹。例如,俄羅斯曾從德國引進1臺先進加工設備,進口之后就拒絕德國人參與調試及維護,該設備的用途、使用效果甚至安裝地點都要保密。因為國外的技術保密與封鎖,再加上國內同行業先進的生產與工藝經驗不足等,都加大了鈦棒絲技改項目的難度和風險,迫使企業必須自力更生,在項目實施前期要做好工藝路線與設備選型方面的調研、分析、抉擇和風險控制等諸多工作。
2、性價比風險控制
性價比風險控制的實質就是要選用最適合技改項目的設備。例如,熱連軋高剛度軋機,業界一致認為美國某公司生產的軋機,其技術上最為先進、性能最好和軋制速度最高。但通過實地考察與調研,國內某企業生產的軋機在精度保證、技術先進和可靠性方面,完全可與其相媲美,只是軋制速度稍低一些,但價格卻便宜一半,而鈦材軋制并不需要軋制速度太高。最后通過對使用要求的充分理解和消化,以及實地考察和分析后認為,選擇國產軋機要比進口軋機的性價比高。又如,在評價磨光一拋光機項目時,雖然國產設備的價格要比德國的設備低好幾倍,但因技術不成熟,加工精度也滿足不了項目要求,最終選擇德國產的設備,不但性價比高,引進風險也最小。
3、設備采購風險控制
設備招標采購風險控制,主要包括招標、合同談判、保質索賠等環節,主要風險在于所購設備與選型是否一致,合同內容是否規范、嚴密,驗收、保質服務能否落實等。在市場經
濟條件下,必須依靠與供方簽訂嚴密的合同條款,并通過規范的招投標方式來控制風險,不僅是為了公平競爭,更重要的是有助于項目的順利進行。因為在激烈的招投標過程中,
投標各方都以各自的視角與經驗來審視自己與對手在設備風險方面的問題,通過進行多次商討后,他們會客觀公正的將潛在風險提前與甲方代表進行溝通,并提前制定好控制措施或修改工藝方案,以降低采購風險。而這恰恰是常被人們忽略的風險漏洞所在。

三、技改后期設備管理風險控制
1、設備安裝調試風險控制
安裝與調試工作直接關系設備能否正常投運和發揮應有性能。以前的做法是,企業自己組織力量實施或全部交給安裝公司來做。隨著國內裝備制造大型集團的出現,一大批設備制造企業都采用“交鑰匙”的方式來承包項目。由于制造、運輸、安裝、調試、運行均由一家企業承擔,不僅可消除中間環節,避免傳統安裝、調試中多家單位不好溝通和協調的難題,也因技術及服務專業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安裝、調試質量,還可節省大量資金。
例如,熱軋車間60 m棒材冷床項目,由于冷床是非標設備,其價值700余萬元,重500多噸,幾乎全是零散件在現場安裝,安裝工作非常復雜,不僅組織與技術難度大,而且隱藏著大量風險,歷來都是甲乙方的難點問題。
通過深入調研和規范招標等,最終選定了國內最大的冷床專業生產廠家作為合同方,由其制造、運輸、安裝和調試。他們僅用一個月便完成了安裝及調試任務,而且整體驗收過程順暢,工期比預計提前一個月完成,安裝費用也遠低于第三方安裝公司的報價。
2、設備使用風險控制
由于技改項目中采購的設備大都是技術先進的設備,有些進口設備以前從未接觸過,為確保設備安全和充分發揮作用,降低設備投運風險,不僅要在操作人員的選配、培訓和考核上下功夫,在觀念上也需要進行改變。例如,在簽訂合同時,要重視軟硬件的投入,應將重點放在技術引進和人員技能的培訓工作上。如除設備生產廠家提供的免費指導安裝、調試和基礎培訓服務外,還對操作人員的額外技術培訓與外方服務費用進行了追加,基本費用是一個人一個工作日1000歐元(不含機票)。雖然費用昂貴,但對于能學到他們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實用技術來說,還是非常值得的。
3、設備改進風險控制
鈦棒絲材技改項目由于采用了大量新技術、新工藝,不確定因素較多,有些技術與設備在國內還沒有使用過,甚至國外廠商也沒有這方面成熟的經驗,因此,它是一個風險較高的技改項目。為此,在前期進行風險控制分析時就充分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例如,一臺進口設備,其加工后尺寸精度沒有達到合同規定的要求,國外技術人員又不能提供解決方法。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約定,我方可以要求其賠償或退貨。但因找不到更好的設備替代,退貨只會加大項目的整體風險。由于在簽訂合同時,我方通過分析已估計到可能會出現此問題,并且提前制定了防范措施,即在不超過國家相關產品標準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讓步接收。目前該設備生產出的產品,完全滿足相關標準及產品精度要求。
另外,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還要充分利用甲方的優勢地位做好設備的技術改進工作。例如,通過與設備生產單位代表進行了充分溝通后,他們同意指派技術人員協助甲方共同完成了相關的技術攻關、設備改進等工作,不僅比甲方預計的結果更好,也把有問題設備的風險控制到了最低。

從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全面實行了風險控制,鈦棒絲材技改項目的整體實施情況令人滿意。20項設備的質量優良率達到95%,其中優秀率達到70%;交貨情況的優秀率達到95%。唯技術資料交付情況不令人滿意,優良率僅為70%,有30%供貨方沒有按合同規定及時提供完整的技術資料,究其原因是,因為在市場競爭條件下,供方強化了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不愿主動提供資料,而甲方又忽視了對技術資料的搜集,造成后期追索時的困難。
四、結語
在技改項目整體實施過程中,設備風險的評估與預防是直接影響項目整體完成后,能否滿足產品質量與產能要求的關鍵因素,加強項目前期及后期的風險預測,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后期使用和維護成本,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加快整體項目實施與產能固化進度等,起到積極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在技改項目設備管理中,為最大程度地規避設備的各種風險,應根據技改項目特點和具體條件對各種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制定規避對策,為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提供依據。
2、在前期設備風險控制中,首先要做好工藝路線確定與設備選型工作,這是整個技改風險控制的基礎。其次是合理評價設備性價比,為設備選型風險控制提供依據,這是選型的關鍵。第三,制定規范的設備招投標程序與過程,這是設備采購風險控制的重要環節。
3、技改后期設備管理風險控制,首先在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應從減少中間環節,選擇最專業的安裝隊伍等來規避風險。
其次是高度重視設備使用風險控制,要舍得投資去購買技術。第三,在供貨質量出現問題時,要充分利用甲方優勢,通過溝通協商等方式與設備制造單位達成一致,共同完成技術攻關、設備改進等工作,把設備的風險降到最低。
4、要堅持將風險控制作為技改項目中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來抓,通過強化設備風險控制,保證整個技改項目都能夠按照預定計劃高效而安全地進行。
相關鏈接